“国家的孩子”特木尔——爱能跨越山海 根系镶黄旗草原
作者:草原全媒体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29  阅读量:8256

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三年自然灾害席卷了南方大地。上海、江苏、安徽等地的孤儿院里人满为患,饥饿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,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,近三千名孤儿从遥远的南方来到了辽阔的内蒙古草原,在蒙古族母亲的悉心照料下长大成人,演绎了一段超越地域、血缘、民族的人间佳话。


图片
图片

适逢五月,夏意渐浓,草原逐渐染上绿色。在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乌兰诺尔嘎查牧民特木尔家的棚圈内,特木尔老人正忙着为活蹦乱跳的小牛犊添加草料和清水,脸上满是平和与幸福。特木尔老人是1960年迁入镶黄旗的“国家的孩子”之一。当年,年仅七岁的特木尔和同命相连的其他孤儿们从上海出发,坐上火车来到了北方的草原。从那时在镶黄旗安家到如今的古稀之年,特木尔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。

在特木尔的记忆里,养育他的草原母亲叫做格伊玛,将他带回家后悉心照料着他,让年幼的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母爱。不幸的是,在养育他仅仅四个月后,母亲就因病去世,舅舅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抚养他的责任,虽然当时舅舅已经70多岁,为了培养特木尔的生活能力,舅舅凡事都亲力亲为。

图片

在特木尔13岁的时候,舅舅也离他而去,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感到十分悲伤,但母亲和舅舅这场充满爱和责任的接力养育已经教会他坚强和成长,在嘎查里牧民朋友的帮助下,特木尔有了自己的草场和牲畜,组建起幸福的家庭,他兢兢业业经营者自己的小日子,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。业余时间,特木尔喜爱画画或者做毡艺,充实了自己的老年生活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
“内蒙古的牧民母亲接纳了我们,党和牧民父母养活我们,他们疼爱我们胜过他们自己的子女,是他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,如今我儿孙满堂,孩子们的生活也很好,我十分幸福。”国家的孩子特木尔说道。

生活在草原多年的特木尔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养育了他的草原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着草原。在1992年抗灾保畜工作中,因表现突出,特木尔被评为锡林郭勒盟劳动模范;1996年获得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劳动模范称号。为了帮助当地困难人员,他建立了一个爱心微信群,群里都是国家的孩子,他们用自己的爱援助着草原上的贫困牧民。

图片


图片

特木尔一生的经历是这无数感人故事中的一个缩影,60年前,草原向上海伸出援助之手;半个多世纪间,“上海孤儿”为草原建设倾尽全力。跨越了千山万水的情谊是时代的佳话,更是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篇章。

Copyright © 2004-2017 草原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
 服务热线:4000471660 手机:4000471660 备案号:蒙ICP备18004419号-1